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数据背后的中国 第一组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

数据背后的中国

第一组  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业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19.2

3

7.2

3.7

1.1

第二组  在初期的人民公社,大多是几乡一社,平均规模为4797户,2万户以上得特大公社,全国就有51个。……1959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下降13.6%,1960年比1959年又下降16.2%

第三组  196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

 

农业

工业

总产量

总产量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斤

2200万担

比上年增长5.7%

670万吨

2亿吨

实际完成

比上年增长11%

3400亿斤

2400万担

比上年增长8.5%

720万吨

2.17亿吨

第四组  中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摘编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1999年12月采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情况或政策措施中,概括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立意明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例如:主题1:国民经济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制定实施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处于不健康发展状态。文革中虽有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局部调整,但整体上中国国民经济走向崩溃边缘。“文革”后,通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主题2:生产关系的调整符合生产力状况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史实: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变革,但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形式简单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许多问题;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12分)主题3:产业协调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史实:“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也一定程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1960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了产业结构,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对经济整体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促使中国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12分)(主题和论证主题的史实是多样的,只要符合试题要求即可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观点清晰,史论结合。本题的主题实际上就是这几则材料共同反映的观点,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体现了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从产业协调的角度来说,农业和重工业要协调发展。如产业协调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史实:“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也一定程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1960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了产业结构,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对经济整体发展产生的巨大推动,促使中国国民经济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主题和论证主题的史实是多样的,只要符合试题要求即可得分。)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环境保护,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逸周书·文传解》

材料二  美国政治家约翰·伯恩斯说:“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工业革命后,伦敦人口迅速集中,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内,使该河成为一条排污明沟。由此引发多次霍乱大流行的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其中仅因霍乱而死亡者即达33460人。

材料三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轻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惟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攀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四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的初衷,是希望以最快的建设速度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问题在于实际工作中背离了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造成了实际工作中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情况。

—2011年1月,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人对自然环境利用的观点。(不要摘抄原句)

2)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分析导致当时泰晤士河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中描述的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大跃进”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今天我们实现工业化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巨人。探究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探究历史现象一:中美两国对峙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前期)共和党人保守派从各种角度陈述继续对共产党中国实行全面贸易禁运的必要性,认为只有对共产党中国实行比对苏联更严厉的贸易禁运,才可能分化中苏同盟。正是在上述观念的指引之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坚持在亚洲大陆上遏制中国,继续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在政治上策动“两个中国”。这些举措诚然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同样重要的是这种政策也几乎同样地损害了美国自己。

——《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对华政策?美国对华政策的背景和造成的后果分别是什么?

探究历史现象二:多极化

材料二 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而且越来越奉行更倾向于单边主义的政策,甚至一些美国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单极世界。——倪峰《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冷战结束初期多极化“较好的发展势头”的表现,分析90年代以来“美国与其他多数世界主要力量的差距被拉大”的原因。

探究历史现象三:中国和平崛起

材料三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指导思想表现出高度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讲到: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

3概括近年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背景并用史实说明如何践行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

探究历史四:总结规律与历史启示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况国际关系格局变化规律。

 

查看答案

《发改委专家:“中国GDP超日本”是历史性进步》一文指出:“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我们的GDP规模现在是世界第二,超过了日本……我们把握住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这一轮的经济全球化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我们把握住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 

①设立海南省并划为经济特区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等沿海经济开发区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A.“三步走”部署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建立经济特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

C.国企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

 

查看答案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概括而言是指( 

A.从农村向城市全面改革 

B.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