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

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是唐初政府的法令,而材料二来自中晚唐诗人的诗作,两则材料各自的时间不同,反映出唐初对城市的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商业活动控制放松,到宋代完全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打破了交易的空间、时间限制,故D项最合理。A没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排除;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排除BC。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市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这充分说明了(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

 

查看答案

如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其图文解读正确(  )

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

B.当时的民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查看答案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查看答案

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所以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革命作用”的是(  )

A.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推动水利的兴修

C.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查看答案

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

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

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