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 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 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 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故A正确。三省体制导致宰相分权,故B错误。中书门下不可能执掌最高决策权,应该是皇帝,故C错误。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也反映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4 1 月,湖南长沙走马楼发现1 万余枚汉代的简牍。“经初步考证,这些简牍是汉武帝时期的行政文书,其性质大部分属于司法文书,涉及到汉代的诉讼制度、法制改革、统计制度、交通邮驿制度及汉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 由以上材料可以推断

简牍文字应是使用楷书书写

汉武帝时期湖南仍存在封国

考古资料可弥补史籍的不足

完整的司法制度形成于汉朝

A. ①②  B. ①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 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这一举措

A. 导致了七国之乱     B. 形成郡国并行制度

C. 消弱了王国势力    D. 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查看答案

图为土文物铜方升,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所制,考古学家在方升上发现了如下铭文“廿六年(前221 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这说明

A. 战国各国普遍采用商鞅的法令

B. 秦王朝重新创制了度量衡标准

C. 统一量器标准有利于兼并诸侯

D. 商鞅变法的量器标准颁行全国

 

查看答案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孟子》               D. 《韩非子》

 

查看答案

地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历史。能够准确反映下图所呈现的历史阶段特征的描述

A.王纲解纽,礼崩乐坏   B.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C.七国争雄,变法图强   D.秦国崛起,完成统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