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

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  )

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           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

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昆少卿者…昆尝求补外郡…无通判处则可矣”,可见通判对地方官节制很大。通判作为监察官职,是充当皇帝的耳目,地方官害怕通判说明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故选D。A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具体揭示通判的职权,排除B。昆少卿热衷于做官,不能说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排除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监察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

A. 提升御史地位    B. 提高行政效率    C. 抑制丞相职权    D. 完善监督体制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查看答案

《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的铸造:夏朝初年,夏王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从此,九鼎象征着九州,夏王亦顺应“天命”,成为天下共主,九州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这表明(  )

A.九鼎象征王权高度集中             B.夏王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

C.夏朝王权威渐趋强化               D.夏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关系存在着两种制度:其一是事后报告制度,……每日将当日重要折件及简要相关谕旨上报慈禧太后,其中个别折件光绪帝对慈禧太后有所隐瞒;……其二是事前请示制度,……主要是在光绪帝面见慈禧太后时,须将重大政治决策和高级官员任免,先行请示慈禧太后,但也有例外,如任命军机四章京,对此慈禧太后事后虽为不平,但无法推翻光绪帝的“擅自”决定。

──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

材料二 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政府最高统治集团的权力结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慈禧太后对改革持怎样的态度?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查看答案

长期以来,君民关系是知识分子在追求治世与善政过程中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愈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丝麻、做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也”。按照这样的分工原则,君主的职分是治人,臣下是用于治人的工具,民众则要治于人。因此,每一等级都要恪守自己的等级,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则诛 ”。

——摘编自刘泽华 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可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 者,为天下也。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三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瑕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

——摘编自谭嗣同《仁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韩愈对于君民关系持什么观点?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谭嗣同关于君民关系认识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