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认为,对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为此他提出了(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 生活需要考察 D.美德即知识
1950年,中苏签订条约时,斯大林即提出了保留旧的中苏条约(1945年8月苏联与国民党签订)而只对实际内容进行修改,而毛泽东则坚持“签订一个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最终中苏另签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说明( )
A. 苏联仍推行大国强权政治做法 B. 中国坚持了独立自主的方针
C. “一边倒”不利于国家政治独立 D. 中苏存在着巨大矛盾与分歧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蒋介石即提出了对日作战要“以空间换时间”,朱德也明确指出“抗战将是一个持久的、艰苦的抗战”。由此可知,国共两党( )
A. 都具有持久抗战的思想 B. 存在如何抗战的大分歧
C. 表达了合作抗战的意愿 D. 实现了抗战方针的统一
1916年5月,《新青年》在答复读者提问中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这反映了( )
A. 作者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 B. 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为主流
C. 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存在 D. 马克思主义尚未被国人接受
1888年,上海《申报》刊登的《洋场述见篇》中写道:“电线递信,速于置邮,虽万里如一瞬,此等语,辄目之为海外奇谈,疑信者半。”这反映了( )
A. 新式交通工具的不断涌现 B. 娱乐生活日益丰富
C. 通讯近代化得到发展 D. 电话通讯得到普及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
A. 要求社会平等的愿望 B. 追求绝对平均主义
C.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