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材料二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清帝逊位诏书》

材料三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并分析造成“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

 

(1)根本区别: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3分) 原因: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3分) (2)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有助于民国中央政府尽快获得国际承认。(6分) (3)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3分) 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 答案2:不同意。《清帝逊位诏书》是形势所迫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理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的“区别”从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建立的政治体制等方面来分析。第二问“原因”从辛亥革命爆发的经济因素、思想因素、阶级基础等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材料,归纳整理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另外结合所学可知,《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有助于民国中央政府尽快获得国际承认。 (3)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任选一个观点回答。同意观点可以从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不同意可以从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的角度回答。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性质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原因;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的代议制·光荣革命 【名师点睛】在做材料解析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完全部材料后,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说明。但是组织答案时还一定要注意注意:1.要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要充分运用历史术语,将教材中的话应用于答案中;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切忌简单罗列材料观点,要注意归纳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邓小平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中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己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际社会想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方案在联映合国得以通过

D.“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查看答案

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中指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如果对此加以反驳,下列所举事例最恰当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D.《共同纲领》通过

 

查看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查看答案

“寸寸河山寸寸金,离(指分离,割取)分裂力谁任?杜鹏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诗人黄遵宪1896年写的这首诗,因何而发(   )

A.甲午战放中国民族危机愈益严重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        D.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