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参加政府活动。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依法治国的方略

 

查看答案

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

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

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

 

查看答案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一举措(  )

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查看答案

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材料中的“这”是指(  )

A.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B.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竞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

材料二   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途径先从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开始把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1952年到1958年中日民间交流出现高潮。友好与贸易这两个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最积极的因素有如两个车轮推动日中关系前进也给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

美关系风云五十年》

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

(2)材料二反映出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要分析其影响。

(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