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所反映的场景最早可能大规模出现于( )
A.20世纪70年代末 B.21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
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下图)反映出其( )
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
二战结束后,顾维钧代表中国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时,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1997年香港顺利地实现了回归。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B.“一国两制”政策的高明
C.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英国对香港统治的力不从心
“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
C.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D.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
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