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
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
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 )
A.谏诤权 B.审计权 C.司法权 D.弹劾权
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此时期中国历史的变化是( )
A.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B.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C.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从封邦建国到设置郡县
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
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
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
A.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思想
B.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西周的宗法制
D.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
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 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