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乌镇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青镇(乌镇)地处江南水多,南北各与钱塘江和太湖相通,又与京杭大运河相贯连,“四方宾客噩商贾,凡有事于浙者,率取径道,舳舻相望”。明成化弘治年间,乌镇“宛然府城气象”,镇上汇集了各地韵商人和手工业者,而本镇“男子皆务耕桑,服商贾。”“里人贾鬻他方,往楚豫间贸易,四时往来不绝”。康熙年间的《乌青文献》说,若乌镇一区,市井数盈于万户,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乌镇四乡生产的湖丝,号称辑里丝,远销国内外。每当新丝上市时,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十分繁忙。清乾隆朝鸟镇“升平既久,户口日繁,十里之内,居民相接,烟火万家”,成为江南市镇中人口最多大市镇之一。 ——摘缟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乌镇成为江南大市镇的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代 | 省数 | 道、路数 | 州数 | 郡(府、国)数 | 县(侯国)数 |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 | —— | 36 | 不详 |
西汉平帝(1—5年) | —— | —— | 13 | 103 | 1578 |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 —— | 13 | 105 | 1180 |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 | —— | 190 | 1255 |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 | 15道 | —— | 328 | 1573 |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 | 26路 | 288 | —— | 1234 |
元朝 | 12省 | 183路 | —— | 97 | 1425 |
——摘编自历代《地理志》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 )
A.根植于高度繁荣的农耕经济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上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他试图从精神层面化解16世纪的社会危机,强调突出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否定用外在的天理来管束人心。“他”是( )
A.程灏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朱熹指出: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他强调格物致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