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政府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B.长安的商品经济繁荣
C.政府制订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D.政府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活动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中国市镇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可能有( )
①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
②唐朝后期,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③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④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蓬勃兴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官街鼓”又称“咚咚鼓”,是一种报时信号。《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唐朝市受官府的严格监管,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
B.宋代不重视商业发展
C.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出现了倒退
D.宋代出现了草市、集镇,纸币广泛流通
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 年商税额 | 年代 | 年商税额 |
995~998年 | 400万贯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1077年 | 879万贯 |
1058年 | 700万贯 |
|
|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④商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各国在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演进过程中,随着工商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大,都面临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下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中有利于这种转移的是( )
①一条鞭法 ②摊丁入亩
③法国雅各宾派《土地法令》 ④俄国1861年改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原始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经济变革。以下文献材料,反映这一变革的是( )
A.《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B.《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C.《白虎通义》:“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
D.《世本.作篇》:“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 “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