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潮与国情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潮与国情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度赞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科技与发展

材料二  “在18 世纪,中国似乎又一次处于开拓技术和经济变革的关头……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儒教对于不能直接感觉的东西根本不愿做抽象的推理或思考;学识集中在儒教经典和过去有关的记载,认为这些才能指导当前和未来。……中国的手工业者技艺高超,极具创造性,但很少涉足理论或实验,他们大多数甚至是文盲。学者们视一切体力劳动为低级,甚至蔑视实验工作。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但这一切都未能止步于已经高度发展水平上的中国发生。”

——罗兹墨菲《亚洲史》

传统与现代

材料三 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鲁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己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

……(新时期以来)人们逐渐承认了中国传统的丰富,相信它能够给予正在为解决现代化问题而奋斗的民族以力量,……中国仍在为找出自身特点而努力,它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将排外主义、发展模式(这必然在很大程度上要有赖于西方的技术和组织形式)和传统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中国人依然为他们的特色和他们的传统而骄傲,但他们现在更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在当前时代己经落后于世界上国家,他们迫切需要赶上去。

——罗兹墨菲《亚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西科技有何差异。

(3)材料三中,中国人的传统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1)特点: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2分) 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2分) (2)差异:中国科技重经验、重实用、轻理论;西方科技重理论、重实验和推理。(4 分) (3)变化:从绝对否定传统到承认传统并为传统而骄傲。(2分) 原因: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新时期以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来源。(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要依据材料“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度赞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归纳。要紧紧围绕材料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国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角度进行思考。 (2)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西科技的差异根据材料“...但中国的这一系列成就,同医学和药物学及其应用一样,主要是累积的经验发现,而不是系统的或持久的科学探索的结果...中国的手工业者技艺高超,极具创造性,但很少涉足理论或实验,他们大多数甚至是文盲...然而,正是理论、构思、实验和实践的结合,产生了现代西方科学和技术成就...”等句子可概括出来。 (3)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第一小问从变化从绝对否定传统到承认传统并为传统而骄傲角度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总结,原因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思想方面考虑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古代科技的特点及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分析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据图分析当时的艺术家们把牛顿描绘成神一样形象的目的。

(4)材料四中陈独秀强调“赛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指出科学进步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查看答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查看答案

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其中“百花齐放”的含义是

A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B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C鼓励各种戏剧流派的创新发展

D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

 

查看答案

《十日谈》反映的主流思想是()

A.反教会思想            B.纵欲思想

C.古典文学思想          D人文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