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感慨地说:“我们现在孤立了,没有人理我们了。...

20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感慨地说:“我们现在孤立了,没有人理我们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

A.在万隆会议上得到了亚非国家支持          B.得到亚非国家支持却面临美苏威胁

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D.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获支持者寥寥

 

B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排除A。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1971年,排除C。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时间是1954年,排除;20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美国敌视中国,为了打开外交局面,中国积极同亚非国家开展外交关系。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外交关系的突破﹒六十年代的外交 【名师点睛】革命外交是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指导新中国整个对外政策及其外交工作,是阶级斗争观念的产物。 基于阶级斗争理念的革命外交思想,因为无法摆脱从阶级关系的角度看问题的思维定式,往往相信世界上真正站在自己一边的只能是有着相同阶级基础的共产党国家和被压迫的各国人民及被压迫民族;相信在各国资产阶级政府与人民革命力量之间,必须要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人民革命;相信新中国就阶级本质上与各国反动派始终是敌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思想

A.成为新中国教育的核心理论              B.有利于新中国教育方针形成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D.促使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二十日的《正言报》有报道:“财政经济紧急处分:总统昨以命令公布,实行金本位限期收兑法币及流通券。制定四项办法(金圆券发行办法等)同时颁布施行。”该报所报道的事件,最终结果是

A.有利于抵制经济危机                  B.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C.恶化了国家经济形势                  D.提升了国家经济实力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一片文章中首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的著名论断。文章指出本本主义的危害,即“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这篇文章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典型作品       B.标志着毛泽东的思想已经成熟

C.体现了毛泽东对农民阶级的认识         D.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继续发展

 

查看答案

史料记载,中华民国二十七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毙伤敌近14万人。此战意义重大。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军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查看答案

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无论从技术视觉,还是从制度史视觉,都不难发现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前现代对现代的战争,也是一场注定必输的战争。作为一个不能实现全方位现代化的国家,其前现代化的主要成果是

A. 经济发展近代化

B. 政治制度近代化

C. 工业技术近代化

D. 军事技术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