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教授何辉庆说“民国成立,中国面临了人类由陆路、海路活动,走向天空的关口,列强...

历史教授何辉庆说“民国成立,中国面临了人类由陆路、海路活动,走向天空的关口,列强挟带着科技优势,已抢先一步研发,中国人在后辛苦的追赶,希望不会落后太远。”下列的科技成就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19世纪80年代,中国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D 【解析】 试题分析:19世纪80年代,中国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不符合材料“走向天空的关口”,故 A 项错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不符合材料“走向天空的关口”,故B项错误;旅美华侨冯如臸成中国第一架飞机证明中国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但是过于片面不是最佳答案,故C项错误;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意味着中国飞机臸造、航行紧贴时代发展潮流,故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铁路的发展 【名师点睛】近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在其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魏源在其编撰的《海国图志》中都介绍了当时外国的铁路、火车等科学技术信息。 (2)铁路在中国的起步伴随着列强的侵略: 1874年,英美两国商人合资开设了“吴淞道路公司”,买下了今河南路桥堍到吴淞一带的田地,在未获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偷偷修起了铁路──淞沪铁路,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的上海江湾段正式通车,不到一年,淞沪铁路乘客就已经超过了15万人次。但是由于遭到清政府的反对,不久这条铁路即被拆毁。 (3)伴随中国近代化的步伐,第一条铁路诞生了: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中国自己制造了第一辆机车。 (4)中国铁路的发展与中国人的自强奋进息息相关: 京张铁路是詹天佑独立主持并胜利建成的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一条铁路,全长200多千米。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 (5)铁路建设的发展与民族独立、科技进步密不可分: 民国时期铁路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后,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相继建成了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成昆铁路、兰新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筑路工人又开始挑战“世界屋脊”,开始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经跃居到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

D.交通的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

 

查看答案

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  )

A.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

 

查看答案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材料反映了 (  )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       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      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查看答案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  )

A.唐朝都城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

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