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又推出取消出口补贴等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

A.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贸体制 

B.促进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推动了我国外贸体制与国际接轨

D.减弱了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的束缚

 

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日益开放,减少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故A项错误;“点—线—面”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于21世纪初,不符合时间 限制,故B项错误;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在对外贸易管理中,发挥市场的调配作用,减少计划的干预,推动 了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外贸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过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经济稳定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盛泽镇通讯发展与丝绸成交额关系表。由此表可知( 

时间

通讯发展

丝绸成交额(万两)

1909年

设邮政分局

408

1918年

设电报局

511

1923年

设拥有100门电话机的电话公司

977

1936年

全镇拥有电话的人家已有222户

1021

 

 

 

 

 

 

A.盛泽镇通讯业走在全国前列

B.丝绸成交额与近代通讯密不可分

C.盛泽镇实现了通讯近代化 

D.通讯发展对丝绸成交有一定帮助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①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

②1872年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创办

③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上海建成

④福建第一次通了火车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查看答案

历史教授何辉庆说“民国成立,中国面临了人类由陆路、海路活动,走向天空的关口,列强挟带着科技优势,已抢先一步研发,中国人在后辛苦的追赶,希望不会落后太远。”下列的科技成就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19世纪80年代,中国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B.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C.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自铁路四通,奇技淫巧毕萃于都市,故近城镇者习奢华,而山泽则尚朴素,风气固判然两截。”上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城乡思想观念的截然对立

B.城乡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

C.城乡居民生活差距日益拉大

D.交通的发展是社会习俗变革的根源

 

查看答案

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  )

A.大力支持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春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