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

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帝国特惠制”的建立( 

A.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初雏形

B.表明英国放松了对殖民地控制

C.加剧了本来很严重的贸易摩擦

D.成为缓和经济危机的成功典范

 

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32年”可以判断此时并没有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不能反映出英国对殖民地的政策,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1932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印度、南非等英联邦国家在帝国经济会议上制定了“帝国特惠制”,其主要内容是: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可以看出是面对经济 危机的应对措施是贸易保护,因此加剧了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帝国特惠制”是帝国之间的优惠,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危机,并且加剧了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速15%—20%。 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英德试图争取苏联结盟

C.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高中历史·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说“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日、意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这表明(  )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蓝图”是必然的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是必然的

 

查看答案

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绝大部分征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不应走资本主义道路,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①南京国民政府政策的倡导 ②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③苏联五年计划经济的成功 ④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完全破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或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往往出台贸易保护的政策或举措。以下政策或举措中不属于贸易保护性质的是( 

A.16—18世纪在欧洲盛行的重商主义

B.1852年英国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C.1918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

 

查看答案

1929年11月15日起,胡佛召开了一系列由企业界人士和劳工领袖参加的白宫会议,要求工商界、各社团劳工领袖、地方政府官员尽可能用正常的办法,带助联邦政府改善经济局势。这表明,胡佛政府( 

A.倡导民间团体自愿联合度难关            B.极力协调中央和地方矛盾

C.重视协调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