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骆晓会在《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中说:“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

骆晓会在《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中说:“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国民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抵御外来侵略的需要 

②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

③西方经济大危机,经济陷入混乱

④社会主义建设在苏区获得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发展概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题干“20世纪30年代”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①服务于挽救民族危亡,与“救亡图存”相一致,正确;20世纪30年代苏联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对国民政府影响巨大,②正确;20世纪30年代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③符合题意,正确;④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1956年底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B项含有④,排除;C项含有④,排除;D项含有④,排除;①②③符合史实和题意,即A项正确。故选A。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概况·“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概况及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1870年以后,日本已经开始在全国实现工业化,但在中国,工业化仅仅是在有数的几个城市中得以实现。”与日本相比,中国工业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A.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B.民族企业先天不足难以自立

C.缺乏中央政府的领导与推进

D.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强力抵制

 

查看答案

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查看答案

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材料主要说明(    

A.清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 

B.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

C.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D.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由此可以看出(    

A.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

B.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

C.18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

D.18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

 

查看答案

“不应该得出结论,殖民扩张对于世界,甚至对于诸从属殖民地民族是十足的灾难。其历史作用在于将工业革命推进到其逻辑上必然的结局——使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对材料中关于殖民扩张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否定殖民扩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B.殖民扩张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C.殖民扩张是工业革命的巨大动力

D.殖民扩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