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正确认知的能力。军机处没有军务处置权,军务处置权归皇帝,A项错误;“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是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B项错误;材料“俱应直达朕前”表明嘉庆帝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自己的至上权威而采取压制和限制军机处的举措,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中央集权是指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管理问题,D项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查看答案

郑彪在《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谁“战胜”谁,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伪问题”。而且,究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谁“演变”了谁,从历史上看……两者是互相演变,既相互对抗、斗争,又相互依存、合作。从经济角度看,不能佐证以上观点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东欧剧变            D.中国的改革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记载:“美国试图在亚洲各地建立反共产主义的堡垒。援助前敌人日本进行重建,在韩国和台湾培植亲美势力。……中苏之间的伙伴关系成熟,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绝对权威,以此来换得苏联在军事装备和经济上的援助。”这段材料说明(   

A.美苏两国当时处于敌对状态

B.中苏之间通过妥协实现国家利益互换

C.美国的国家战略重点在亚洲

D.外交政策的制定取决于国家利益

 

查看答案

图是某一时期的世界主要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该时期是(   

A.苏联“二五计划”完成之时                B.两极格局形成之时

C.欧美国家进入“滞胀”时期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时

 

查看答案

1962年10月30至31日,联合国秘书长吴丹亲自访问了古巴,劝卡斯特罗同意撤走苏联的导弹和轰炸机。卡斯特罗接受了吴丹的劝说,但断然拒绝联合国观察员进入古巴,并向美国提出了“停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古巴进行的经济制裁”等条件。这表明(   

A.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B.古巴不愿屈服于美等势力的压力

C.美国与苏、古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D.联合国不支持苏联的行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