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  )

A.苏俄将致力于成为市场的主体

B.新经济政策只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苏共找了比新经济政策更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D.苏联将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所以答案选B。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但并没有将市场置于主体地位,A项错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项错误;D项时间不符。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名师点睛】新经济政策呈现出的特点:(1)适应过度时期多种经济成分的特点,允许资本主义的某种存在和发展;(2)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扩大和增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领导作用;(3)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成分;(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5)采用市场形式来实行国家经济计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下半叶,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两方面,德国突飞猛进,相继超过了法国和英国。据科学史家统计,从1850年到1890年的40年间里,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上的重大成果数目,英国占106项,法国占65项,美国占33项,而德国竟占202项。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前半期。这反映了德国(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德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科技术的发展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查看答案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B.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 废除君主立宪制                 D.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查看答案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的形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  )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已经深入人

B.当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C.自然人性的复苏

D.宗教改革改变了人们对圣母的认识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

A. 保护商业贸易    B. 拓展殖民地

C. 传播天主教    D. 掠夺工业原料

 

查看答案

恩格斯在评论17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不管他剧本中的情节发生在什么地方——在意大利、法兰西还是那伐尔,其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是他所描写的怪僻的平民、自作聪明的教书先生、可爱然而古怪的妇女们的故乡,merry England(快乐的英国)总之,你会看到这些情节只有在英国的天空下才能发生。” 据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

A.拜伦                   B.巴尔扎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