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指出材料中陈旭麓评价“中体西用”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按照这一原则,任选下表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价

事件

观点

美国1787年宪法

没有真正体现天赋人权的精神,具有妥协性和虚伪性

一五计划

片面发展重工业,为后来的国民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光荣革命

很不彻底的革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国王仍掌握了行政大权,为后来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造成巨大障碍

 

 

原则: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或背景)下分析。(2分)(以下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①美国1787年宪法:该观点只看到宪法的不足之处,却忽略了当时美国建国之初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在当时确立了联邦政体,保障了民主制度,扭转了美国的内外交困的局势,推动了美国经济政治的发展。(5分) ②一五计划:该观点只看到一五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却忽略了当时中国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包围、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社会背景;没有看到一五计划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奠基作用。(5分) ③光荣革命:该观点只看到光荣革命的不彻底性,却忽略了当时英国封建势力依然强大、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的历史背景;光荣革命以一定的妥协,完成了英国向民主政治的平稳过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说明陈旭麓评价“中体西用”注意联系当时的背景,这体现了评价事物的原则是“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对题目所给三种观点的评价,要注意联系当时的背景,美国建国之初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当时中国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包围、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当时英国封建势力依然强大、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产生于16世纪中叶,盛行于l7~18世纪中叶)必是民族国家统一政权形成之后才能有趋于完备的国家干涉经济活动的政策。……所以作为“民族经济”的“重商主义”只能是近代初期的特点。“重商主义”的一个关键性的支柱是以贵金属为基础的货币主义。所以,“重商主义”的盛行是与美洲贵金属流入西欧联系在一起的。……“重商主义”鼓励出口大于进口的对外贸易,因此,各强国都必定要争夺市场,到海外广设交易站,进而千方百计地开拓殖民地,至l8、19世纪而分占完毕。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

材料二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也有共同之处。为了资本主义“千年王国”的长治久安,两者都主张阶级调和。所不同的是,凯恩斯主义在战后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兼顾了经济的增长和工人的利益,同时培育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保护层——“中产阶级”。而新自由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的危机中则无法维持这一局面,在阶级力量对比明显地有利于大垄断资产阶级的情况下只能牺牲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保全大垄断阶级的利益。……新自由主义的发展也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一方面,大垄断资产阶级和右翼势力利用它们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利用它们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另一方面,它们也遭到了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抵制和反对。

——李其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自由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重商主义”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比较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异同。谈谈如何看待西方经济政策的变化。

 

查看答案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煤钢联营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查看答案

根据美国学者发布的《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了3.5%,苹果公司以外的从业者获利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台湾各获得0.5%。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非主导地位

B.跨国公司掌握了产品创意和核心设计

C.发达国家主导了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D.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导致的

 

查看答案

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不能通过摧毁富人去赈济穷人……你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其实质是(  )

A.主张国家干预要有限度             B.肯定了凯恩斯主义理论

C.主张扩大国有资本比重              D.完全否定政府干预经济

 

查看答案

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  )

A.苏俄将致力于成为市场的主体

B.新经济政策只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苏共找了比新经济政策更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D.苏联将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