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并迅速滋长贪官污吏,导致农民起义……。新中国的发展则不同,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借鉴“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后,又转而进行“面向市场”、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30年的经历走过了西方300年的路程。

材料二   16~18世纪的西方各国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重商主义道路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体制制度转型先后成为世界强国。重商主义具有国家干预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军事扩张主义、殖民主义、鼓励人口增长等政策特征。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经济学家何正斌的《300年经济学与30年中国经济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经济发展“渐进”的基本路径。

(2)就经济而言材料一中所说“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存在哪些负面作用?请结合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予以说明。

(3)建国初期我国借鉴苏联模式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何弊端?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教训?

 

(1)基本路径:西方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完善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制度环境五个发展阶段。(2分) (2)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对外交流,造成中国落后挨打。(4分) (3)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片面追求高速度和公有化程度,浪费资源,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4分) 经验教训:必须从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基本路径: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二中的“16~18世纪的西方各国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重商主义道路,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体制制度转型|”可知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渐进性的第一步;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工业革命之后则进入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二战后大多数西方国家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完善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制度环境的发展阶段。 (2)题目要求“结合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予以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统治者在中央集中行政管理的背景下,为了保护小农经济不被破坏,采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暂时保护了小农经济不被破坏,但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对外交流,造成中国落后挨打。 (3)弊端:苏联计划经济模式采取的是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和追求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等措施,其中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片面追求高速度和公有化程度,浪费资源,挫伤了企业和生产者的积极性。经验教训:从苏联与中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国际交流几个角度回答即可。如必须从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变化 【名师点睛】学习历史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道是什么,即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基础);第二层次是明白为什么,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能力);第三层次是领悟还有什么,即从中得到启迪,发挥史鉴功能(学以致用)。在高考主观题部分,学生学习的三个层次都容易涉及,而且设问是逐步深入的,考生需明确这一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查看答案

在无线电和电视时代,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提高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与此同时,人们的闲暇大多花在“嬉戏逗趣的活动”上,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精神生活的无产阶级化。这反映了(    

A.无线电和电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现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进步的毒瘤

C.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没能避免人们精神的空虚

D.工人阶级作为无产者的阶级属性暂时难以改变

 

查看答案

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查看答案

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好象差不多接近了它的自然极限。在那里,这场革命是以简易的方式实现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国家没有发生我们进行的民主革命,就收到了这场革命的成果。”材料中的“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可能指(    

A.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B.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C.英国的“光荣革命”           D.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查看答案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             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