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周公分封姬姓贵族的依据是( )
A.个人才能 B.血缘亲疏
C.嫡长子继承 D.先代贵族
根据甲骨文以及中国史籍记载的推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妫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尊重 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
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
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涵的重要方法。
示例:三省六部制:
(1)背景:原来的官制容易形成丞相专权,分工不够明确。为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而设。
(2)内容: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负责具体执行。
(3)影响评价: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对后世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影响。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其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与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制度、监察和谏议制度相辅相成,代表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英国《权利法案》、辛亥革命、西安事变
法律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众议员人数以每3万人选出1人为限,但每州至少应有众议员1人。……合众国参议院由每州州议会选出2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6年,每名参议员有1票表决权。
1820年第19条修正案: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法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参众两院议员的选举办法主要平衡了什么问题?
人类历史上,不同时间、不同地域曾出现过不同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先秦时代的国家,我们常称为宗法制国家。作为政治认知主体, 先秦诸子与古希腊思想家的政治角色是不同的。前者是君主的臣民或家臣,后者是城邦的公民。这是他们认知方式不同的根源。宗法制国家是家族的扩大,是血缘关系的政治化。或反过来说也一样,是政治关系的血缘化。这种家国同一的体制起源于家族之间的征服战争, 获胜的家族便成为土地和土地上人民的主人。天子是获胜家族的宗主,所以是被征服土地的所有者或占有者,同时也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在希腊城邦初期,国王及其家族虽然有尊显的地位,但却没有成为城邦的唯一主人。部落内部平等和公有观念普遍延续下来,城邦属于全邦各部落人民,而不是某个家族。每个家族的代表即家长在城邦形成后都享有政治权利,具有公民身份,代表自己的家族参与城邦管理。
——摘编自丛曰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和古希腊人政治角色不同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世宗嘉靖钦定大礼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学者称之为“嘉靖革新”。其内容主要有:整肃科举,以确保选举的良性发展;倡行三途并用,以激励士气;整顿学政,以强化学校的教育功能;打破重内轻外的观念,以激发地方官的进取之心;整饬言路,以实现对百官的有效监督;清除翰林院积弊,以提高内阁大学士的行政能力;裁革冗滥,以减轻财政负担;限革庄田,以遏制土地兼并狂潮;推行一条鞭法,以减轻民众负担;正视哈密问题,以解除边疆危机。
材料二 皇帝的即位诏书,很能反映前朝弊政概况。下表是明成祖至熹宗诸帝即位诏书所列前朝弊政类别及款数。
即位诏书[ | 款数 | 枉法司 | 重民困 | 纵百官 | 废武备 | 滋冒滥 | 恤王府 | 其他 |
成祖 | 25 | 2 | 10 | 4 | 6 | — | — | 3 |
仁宗 | 35 | 2 | 21 | 6 | 4 | — | — | 2 |
宣宗 | 25 | 3 | 8 | 6 | 5 | — | — | 3 |
英宗 | 40 | 4 | 23 | 5 | 6 | — | — | 2 |
代宗 | 33 | 6 | 9 | 14 | 2 | — | — | 2 |
英宗 | 34 | 5 | 17 | 3 | 6 | — | — | 3 |
宪宗 | 43 | 9 | 18 | 11 | 4 | — | — | 1 |
孝宗 | 44 | 7 | 16 | 13 | 8 | — | — | — |
武宗 | 44 | 10 | 19 | 9 | 2 | 3 | — | 1 |
世宗 | 80 | 25 | 20 | 8 | 12 | 11 | 4 | — |
穆宗 | 29 | 7 | 8 | 11 | 2 | — | — | 1 |
神宗 | 43 | 12 | 18 | 5 | 5 | — | 2 | 1 |
光宗、熹宗 | 73 | 11 | 27 | 21 | 7 | — | 6 | 1 |
平均数 | 42 | 8 | 17 | 9 | 5 | 7 | 4 | 1.8 |
——田澍《嘉靖革新研究》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嘉靖革新的特点。
(2)据材料二,简析嘉靖革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