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宪政发展的重要阶段,曾有人如此评点某部宪法:“吾国每以总统自然人之关系以为制定宪法之标准……千百年国家之根本法而竞以对人问题遂移易其内容,使长此以往,则祸国将无纪极矣。”这部宪法最有可能出现在
A.清末“新政”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1865年,总理衙门密函各地将军暨各省督抚,指出:“倘任其安置飞线,是地隔数千里之遥,一切事件,中国公文尚未递到,彼已先得消息,办事倍形掣肘。且该线偶值损坏,必归咎于官民不为保产,又必丛生枝节。……是以叠经本处力为拒绝。”材料表明当时清廷
A.对外国架设电线持犹豫态度 B.认为电线应该由本国来架设
C.对一切西方的科技坚决抵制 D.出于抵御和害怕的心理状态
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马尼拉大帆船(主要贩运中国货物)来往于菲律宾到墨西哥,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的远程贸易,中国经济首次面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以下与之有关的是
①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出于逆差地位 ②中国的丝、棉和瓷器等大量出口
③大量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人中国 ④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 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 ,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由此可见
A.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B.自然经济从元开始解体
C.私营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D.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有学者认为:“宋代科举官僚们希望自己的上司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临下界的君主,而是一个与自己具有相同的人间本性、服从相同的伦理规范、遵守相同的行为准则的君主”。与材料中信息不符的是
A.使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目的是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
C.儒学在宋代有了新发展 D.希望对君主有道德上的约束
两宋时期兼并盛行,贫富分化,土地占有不均的现象十分突出,有识之士把这种社会问题归结为“田制不立”。井田论、均田论和限田论几乎连绵不绝,但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这是因为
A.封建地主阶级抵制作用 B.宋朝国家始终没有统一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政府禁止农民私自垦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