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

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下列组织的建立,最符合材料意图的是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获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得知,该组织的目标是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 国际汇兑,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指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与英国无关,故B项错误;世界银行是联合国所属的经营国际金融业 务的机构,故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贸易自由,故D项正确。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 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这一做法

A.给苏俄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不利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较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为苏联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查看答案

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和图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缓和了国内外矛盾,巩固了政权

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社会传播着这样的信息:我们先辈们奋斗夺来的政治自由被经济上的无保障和工业暴政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们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政府管辖之下的人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为此罗斯福政府

A.主张私有产业公有化            B.开展了“蓝鹰运动”

C.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D.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查看答案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该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这一法案

A.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B.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结果

C.是全球化加快的结果            D.标志美国主导了世界经济

 

查看答案

1919年,俄国兴起了“背口袋活动”。人们背着口袋往城市运粮,解决自己的粮食问题或工业品短缺问题。莫斯科居民所需粮食的2/3是这些人解决的。这说明

A.“背口袋”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B.苏俄政府支持这种交换活动

C.“背口袋”暂时填补了市场的缺失      D.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弊端显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