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我国钢铁工业能不能以最高的速度,比如说,每年产量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 或者百分之几十,而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呢?答曰:可能性是存在着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土洋并举是加速发展钢铁工业的捷径》,《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

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消费结构开始加速升级步伐,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即重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趋势。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材料一中清政府对民营工业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将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建设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中你能发现促成这些现象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民营:立法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或放宽设厂限制)。(2分) 目的:解决财政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统治。(2分,1点1分) (2)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原因(4分) 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近代以来重工业发展较慢,基础非常薄弱。 (3)现象: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1分) 问题: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对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4分,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4)经济状况:轻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核心因素:市场因素。(4分) (5)政府政策的影响;国际环境的制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的信息归纳作答;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从“解决财政危机;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自身统治”的角度思考作答。 (2)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中“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的角度分回答。 (3)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的信息依据所学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问题依据所学从“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对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角度思考回答。 (4)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的信息归纳作答;第二小问因素依据所学从市场角度思考回答。 (5)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表现可以从材料中“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归纳政府政策的作用,依据材料中“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的信息归纳作答。 考点: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民族工业发发展·表现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五计划·表现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

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             B.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

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查看答案

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下面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主动开放

B.特区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而被迫开放的

C.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国庆阅兵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城市化水平与一国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对下图认识正确的是

A.过渡时期开启了城市化进程        B.“大跃进”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C.“文革”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D.新中国初期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

 

查看答案

1930年,国民政府推出“统一货币”政策,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       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

C.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D.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