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国的经济、社会政策变化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和改革,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

一国的经济、社会政策变化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和改革,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也能互相交流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托拉斯之所由起,原为防自由竞争生产过度之病,实应于今日时势,不得不然也。而其流弊亦自不少,今取各家言其利害者而平论之。

……以全国本业皆合同故,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因以免物价之涨落无定,而资本家无时常倒闭之患,劳力者亦不至被牵涉而失其业。

……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

——梁启超论“托拉斯”之利弊(1903年)

材料二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托拉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现象。

(2)材料二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3)材料三中图l与图2分别反映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两国修建的水利工程。这两国兴建水利工程的原因有何不同?

(4)归纳苏俄新经济政策和图2反映的改革措施的共同影响。

 

(1)垄断组织的出现。(1分) 评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定限度内维持供求平衡(或答“能节制生产,以免物价之涨落无定,减少失业”等)。(2分)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由竞争,阻碍了技术革新(容易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治)。(2分)(两方面共4分) (2)“痛惜”原因: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发展经济。(2分) “痛击”原因: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巩固社会主义。(2分) (3)不同原因: 图1:斯大林执政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巨型的水利工程。(3分) 图2:美国发生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推行新政,实行以工代赈政策,修建大型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3分) (4)共同影响:都促进两国经济恢复和发展;都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政权;都对后来两国经济政策调整产生了深远影响。(4分,2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考托拉斯之所由起,原为防自由竞争生产过度之病,实应于今日时势”反映垄断组织出现;第二小问评价据材料中能节制生产、免物价之涨落无定、劳力者不至失其业和生产技术改良进步将中止等信息作答。 (2)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巩固社会主义。”角度思考回答。 (3)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一依据图片信息从“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巩固社会主义。 ”角度思考回答;图二依据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特点从“美国发生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推行新政,实行以工代赈政策,修建大型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角度思考回答。 (4)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从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集合所学从“均实施于国家发生严重政治、经 济危机的背景下,都有利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角度思考作答。 考点:欧美资本主义市场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措施·以工代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没有人会怀疑英国的强大;约1/4的全球人口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而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后,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这就是第一届世博会开幕时的英国。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贫穷落后。同时将先进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材料三 1926年,中国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此后,因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中国遂与世博会无缘。直到198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美国举办的诺克斯维尔世博会。

——材料一、二、三均摘自世博网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2)请归纳材料二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遂与世博会无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对我国“遂与世博会无缘”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我国钢铁工业能不能以最高的速度,比如说,每年产量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 或者百分之几十,而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呢?答曰:可能性是存在着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土洋并举是加速发展钢铁工业的捷径》,《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

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消费结构开始加速升级步伐,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即重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趋势。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材料一中清政府对民营工业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将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建设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中你能发现促成这些现象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查看答案

从图一、图二到图三,反映了建国以来

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             B.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

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         D.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

 

查看答案

有人在回忆我国特区创建时说道:“反对特区的非议很多,有人还发来一本《租界的由来》的小册子,似乎办特区就会办成租界、殖民地。”下面对“租界”和“特区”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在外国干涉下的主动开放

B.特区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而被迫开放的

C.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D.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国庆阅兵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