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完整的是

A.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出现积贫局面   B.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局面

C.北宋分散削弱相权,产生严重弊端    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表现的是宋的二府三司制。从“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可知,说的是这一体制造成权力分割,无法从全局上来考虑事情,因而C项符合。A项与B项只是从局部上概括,不及D项全面,所以不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的集权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当时的内阁(    )

A.是国家主要决策结构              B.成为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

C.成为位高权重的事实上的宰相      D.属于皇帝的参谋、秘书机构

 

查看答案

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隋唐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查看答案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

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事务

 

查看答案

一国的经济、社会政策变化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和改革,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也能互相交流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托拉斯之所由起,原为防自由竞争生产过度之病,实应于今日时势,不得不然也。而其流弊亦自不少,今取各家言其利害者而平论之。

……以全国本业皆合同故,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因以免物价之涨落无定,而资本家无时常倒闭之患,劳力者亦不至被牵涉而失其业。

……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

——梁启超论“托拉斯”之利弊(1903年)

材料二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托拉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现象。

(2)材料二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西方人士为什么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3)材料三中图l与图2分别反映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两国修建的水利工程。这两国兴建水利工程的原因有何不同?

(4)归纳苏俄新经济政策和图2反映的改革措施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没有人会怀疑英国的强大;约1/4的全球人口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而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后,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这就是第一届世博会开幕时的英国。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贫穷落后。同时将先进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材料三 1926年,中国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此后,因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中国遂与世博会无缘。直到198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美国举办的诺克斯维尔世博会。

——材料一、二、三均摘自世博网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2)请归纳材料二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遂与世博会无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对我国“遂与世博会无缘”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