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

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               B.百姓赋税负担日益沉重

C.纺织业中心的林立               D.手工业区域性分工明显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有效获取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知道,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各地以纺织业为主;“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反映了当时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公羊传注疏》载:“时(鲁)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贵族土地所有制得到巩固             B.广大自耕农希望得到土地

C.土地私有权客观上被承认             D.诸侯国国君失去民众信任

 

查看答案

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

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  )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查看答案

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一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展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

C.“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

人均土地(/)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