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901年清政府才颁布叶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曳,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怨11—1怨猿苑)》

材料三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19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1)原因: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2分)(如答“交通便利”等其他符合题意的,酌情给分)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2分) (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提倡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8分) (3)①F1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6分)②认识: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也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4分)(任选1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提到,19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19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 (2)结合材料二“(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一战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提倡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3)据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F1可能是哪些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可以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情况一览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①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②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③具有地缘经济的特征       ④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组图可用来说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

A.致使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B.造成了大量产业工人失业

C.导致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D.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院“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曰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这一材料表明(   )

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

D.通讯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涌现。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 草、可可,以及当时各种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如花生、向日葵、西红柿、辣椒、南瓜、菜豆、菠萝等,在1远世纪中叶后,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这说明在欧洲发生了(   )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经济危机                 D.商业危机

 

查看答案

《中国社会通史窑民国卷》:“民国光复,罐头之品,番餐之味,五方来会,烦费日增。”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人们已完全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部分民众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