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

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 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 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 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 要精神条件。

——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要求: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求至少举两个例子, 论述表达晰)

 

观点: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分) 论证 例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都体现了妥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期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暴力革命,革命过程曲折反复。而后期则以妥协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英国国情的转型道路。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革命成果,选择让斯图亚特王朝重掌政权。这体现了一定的妥协。由于请回来的国王缺乏妥协精神,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又有了后来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相互妥协。 (举议会改革的例子亦可 ) 例二:美国 《1787年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妥协。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满了矛盾,如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和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最终通过实行联邦制、议员分配比例、奴隶人口计算等方法调和了各方矛盾,体现了各方的妥协。 例三:法国 1875宪法的制定体现了妥协。 法国共和之路过程曲折,充满暴力。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体现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承认共和,这是君主派的妥协,而赋予总统以大权,这又体现了共和派的妥协。正是双方的妥协才使得宪法得以签定,共和体制确立下来。 (任举两个例子,每个示例5分) 【解析】 试题分析:高考模式年年都有新花样,但解答方式基本相同,即“两步走”先亮观点,再去论证。本题还算是比较传统的模式,观点比较容易捕捉。根据材料“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宪政的实践却显示出,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妥协与利益让渡,他们的历史发展就无法淌过深水区和激流区”归纳出观点,即妥协在欧美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论证,可以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或美国 《1787年宪法》或法国 1875宪法的制定中相互妥协的例子来说明。 考点:西方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代议制·妥协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朱熹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视。这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限用。……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人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一定的立法权。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股重要的政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分权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3)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毎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谛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

A.罗马法是古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蜇要标志

B.英国从文艺复兴开始跻身到了 “世界时间”当中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

 

查看答案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这概念,特指新兴市场投资代表。2008 年一 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展望五国” (VISTA)是由越南(Viet 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 Africa), 土耳其(Turkey)、 阿根廷(Argentina)的英文首字母组成谐音英文单词Vista意为展望、眺望的意思,被日本(经济学人》认为是将继“金砖四国”之后,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兴国家。原“灵猫六国” (CIVETS),正是由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其和南非等6国国名首字母组成,其共同特点是“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经济多元、存活力”,被看作是未来新兴的市场及投资焦点所在。材料可以说明(   )

A.苏联解体的原因                B.新兴国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

C.金融危机的原因               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查看答案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公开演说,认为没有销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要通过武力改变这种状况,现代资本主义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源,为此,他号召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2月22日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提出遏制苏联的理论;3月5丘吉尔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铁幕”演说。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A.斯大林演说对遏制理论、“铁幕”演说产生了影响

B.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导致了“冷战”局面的最终形成

C.丘吉尔“铁幕”演说向苏联发出了 “冷战”的信号

D.国家利益才是导致二战后美苏激烈斗争的根原因

 

查看答案

农民土地问题上,1917年8月前,布尔什维克尽支持农民废除土所有制的要求, 但并不同意按农民的求平分土地。6 月,社会革命党把平分土地写进了己的党纲,遭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强烈批评。但到8月,布尔什维克把社会革命的这个口号接了过来, 变成自己的口号。这反映了当时的布尔什维克(   )

A.在土地问题上缺乏成熟的考虑       B.图削弱其他各党派的

C.重视农民问题和粮食问题        D.意在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