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取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历七年(1579)正月戊辰,...

【历史上取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历七年(1579)正,根据张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毁天下书院。“时士大夫竞讲学,张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明通鉴》卷六十七)正在书信中有篇夫子道,他说:“(讲学)徒侣众盛,异趋为,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蔽丑秽,趋利逃名。嘉隆之间,深被祸,今犹未殄,此主持世教者所深忧也。”(<张太岳文集》卷二十九,答南司成屠石论为学)万历七年(1579), 张居正上《请申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业”,造成各级官员“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 因此他力主“不许别创书院”。(《张太岳文集》卷三十九)

——摘编毛佩琦:《所谓“张居正改革”根谈不上是改革》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禁毁天下书院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禁毁天下书院的实质及影响。

 

(1)原因:讲学兴盛,参与人员混乱,影响了统治秩序;大臣们畏惧舆论,甚至不惜对抗诏旨,蔑视官法;张居正为加强专制钳制舆论;明末时期心学泛滥,空谈之风日盛。(三点即可,6分) (2)实质:加强专制统治。(2分) 影响:禁毁书院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2分)就讲学活动本身和讲学内容的主流而言,它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禁毁书院有悖于时代潮流;(2分)书院讲学体现了民间思想的觉醒和舆论力量的强大,此举过于激烈因而得罪天下读书人,也是张居正日后罪状之一。(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讲学)其徒侣众盛,异趋为事,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造成各级官员‘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可知其原因为讲学兴盛,参与人员混乱,影响了统治秩序;大臣们畏惧舆论,甚至不惜对抗诏旨,蔑视官法;加强专制钳制舆论的需要。 (2)第一小问实质,结合其禁毁天下书院的原因可知实质为加强专制;第二小问影响,结合对加强专制统治,对思想学术自由发展,对张居正个人影响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考点:历史上取大改革回眸·张居正改革·内容及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

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 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 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 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 要精神条件。

——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要求:试以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为例,阐述以上观点。(要求至少举两个例子, 论述表达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朱熹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视。这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限用。……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人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一定的立法权。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股重要的政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分权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3)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毎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谛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

A.罗马法是古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蜇要标志

B.英国从文艺复兴开始跻身到了 “世界时间”当中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

 

查看答案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这概念,特指新兴市场投资代表。2008 年一 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展望五国” (VISTA)是由越南(Viet 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 Africa), 土耳其(Turkey)、 阿根廷(Argentina)的英文首字母组成谐音英文单词Vista意为展望、眺望的意思,被日本(经济学人》认为是将继“金砖四国”之后,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兴国家。原“灵猫六国” (CIVETS),正是由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其和南非等6国国名首字母组成,其共同特点是“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经济多元、存活力”,被看作是未来新兴的市场及投资焦点所在。材料可以说明(   )

A.苏联解体的原因                B.新兴国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

C.金融危机的原因               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查看答案

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公开演说,认为没有销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要通过武力改变这种状况,现代资本主义是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源,为此,他号召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2月22日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提出遏制苏联的理论;3月5丘吉尔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铁幕”演说。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

A.斯大林演说对遏制理论、“铁幕”演说产生了影响

B.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导致了“冷战”局面的最终形成

C.丘吉尔“铁幕”演说向苏联发出了 “冷战”的信号

D.国家利益才是导致二战后美苏激烈斗争的根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