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时间

当年创刊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年

7

3

42.9%

1896年

11

7

63.6%

1897年

49

45

91.8%

1898年

47

39

83%

注:1898年9月21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1895年后的几年中,全国的中文报刊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西学报……有为妇女儿童创办的妇孺报。……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有哪些?

(2)19世纪末,中国人致力于办报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所示报刊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2分)

 

(1)特点:①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刊的主体;②报刊种类繁多,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③内容丰富,贴近民众生活。(3分) (2)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③维新派以报刊作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3分) 目的:唤醒民众;挽救民族危机。(2分) (3)维新变法;民主革命;民主科学。(2分) (4)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特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回答。由材料一中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占当时中文报刊的绝大多数比例,所以说明国人自办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刊的主体;由材料二中的“全国的中文报刊有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西学报……有为妇女儿童创办的妇孺报”可以得出报刊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贴近民众生活;由“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可以得出多以宣传维新变法为主要内容。 (2)原因:根据时间“19世纪末”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之所以这时国人办报热情高涨,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处于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为办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维新派以报刊作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目的:报纸本身具有舆论宣传的作用,所以当时办报的目的是唤醒民众和挽救民族危机。 (3)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记忆能力及对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主张的区分能力。材料三所示报刊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其主要思想是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创办的《民报》,其思想主张是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创办的《新青年》,其思想主张的核心是民主科学。 (4)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19世纪末期,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当时的报刊主要宣传资产阶级的主张,所办报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19世纪末近代报刊的发展和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全民之共识,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

材料二   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义和团作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9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

材料三   2010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

请回答:

(1)中国的近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谈谈你对其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3)各方学者所热衷的“中国经济模式”是指什么?试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此经济模式发展的举措。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查看答案

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883美元;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新经济”的出现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调整无疑借用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理念和措施,但这种借用在7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巨大的遗憾。从罗斯福新政到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的经验教训,使面对困境的政府与经济学者们不得不重新调整,以便找到更加合理的思路。“更加合理的思路”是指(    )

A.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B.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政府积极发展人民资本主义         D.大力革新现代企业制度

 

查看答案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残破的国民经济

C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D发展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