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B.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尚的变革

C.洋务运动期间留长辫不利于机器操作     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易服的法令

 

D 【解析】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发生后,南京临时政府颁令强行剪辫,故D正确。A项时期并未发生剪辫的社会变化;C不存在此种现象;B在D后,不符合题干“最早”要求。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剪辫易服的法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作者论述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三大改造

 

查看答案

有人评价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材料描述的经济现象是    

A.手工工场             B.机器工厂

C.股份公司             D.垄断组织

 

查看答案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造成材料中“乡村里的人口……不太会有变动”的经济因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中国农村封闭落后

C.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          D.宗法关系长期存在

 

查看答案

图所示的唐朝城市中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材料三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四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主要的社会福利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三、四,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对我国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