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2年12月中旬,中...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获得登记的选民共有近4300万人,占人口总数1/10左右,这一比例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议会选举相比也不算低。当然,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因此,实际参选人数并不很多。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宋教仁一案曝光,引起舆论大哗,各界攻击矛头直指袁世凯。1912年至1916年6月,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政治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统治时期民主政治难以真正实现的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和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颁布了《临时约法》;(1分)举行了首次国会选举;(2分)政党政治开始出现。(2分)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国民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都较低;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破坏宪政;派别斗争激烈,内阁更换频繁。(8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1912年12月中旬,中国举行有史以来的首次国会选举……在选举中,首次出现了政党竞选国会席位的现象。选举结果,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均占了绝对优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具体表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和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举行了首次国会选举;政党政治开始出现。 (2)根据材料“除少数知识分子和热衷政治的人外,许多选民连如何运用选举权都一无所知,政治参与意识也较低”、“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 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简析袁世凯统治时期民主政治难以真正实现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国民政治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都较低;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破坏宪政;派别斗争激烈。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民国初期民主政治·背景 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武则天之唐玄宗时,徒弟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极大破坏,这样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脱离户籍到处流亡。安史之乱后,这一情况更加严重,实际上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按丁征收赋税的租庸调制也已无法执行下去。这种状况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施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不分主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即算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先“定税计钱”,再“折钱纳物”;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法);无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一定比例征税;此外敛收者,以枉法论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德宗推行两税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推行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华文明传承的一个基本资源是经典文献:《四书》、《五经》历代史书。历代士人精英,抒发政治理想、革新政治纲领,都需要从各自面对的时代命题出发,重新解释经典、重新解释传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历史知识,围绕“历代士人精英重新解释经典、重新解释传统”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的历史,特别是欧洲史,可以说是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了三个进步的历史潮流,就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按照国际史学界的说法, 自由主义是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社会主义是指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民族主义是指民族振兴与复兴和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就

1733年

凯伊

英国

飞梭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英国

手摇纺纱机

1769年

阿克莱特

英国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克隆普顿

英国

骡机

1785年

卡特莱特

英国

水力织布机

1793年

伊莱·惠特尼

美国

轧棉机

1782年

瓦特

英国

联动式蒸汽机

1807年

富尔顿

美国

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

1866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70年

格拉姆

德国

电动机

1887年

狄塞尔

德国

柴油机

1867年

诺贝尔

瑞典

炸药

1885年

卡尔 ·本茨

戴姆勒

德国

汽车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1837年

莫尔斯

美国

有线电报

1876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96年

马可尼

意大利

无线电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与三股进步潮流之间的关系。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下图为美国威廉 •格罗伯在20世纪30年代所画漫画《名利场 ——“布条”为新政的各种机构与立法》,其主旨为(

A.新政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B.新政束缚了美国自由制度

C.经济大危机束缚经济发展        D.新政束缚了总统的行政权

 

查看答案

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步得以确立和完善。其中“光荣革命”以后,其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是

A. 议会立法权力得以大大强化    B.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得到满足    D. 内阁如同第三院,地位重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