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让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

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让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该报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英国

A.在华享有某些特殊的权益          B.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

C.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          D.干涉还得到清廷的回报

 

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故A正确。《马关条约》与势力范围无关,故B排除。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过于笼统,故C排除。英国没有参加干涉,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1867—1879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币单位:千海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出口商品受世界市场影响

C.近代化努力的成效显著          D.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

A.抑制了皇权的过度膨胀              B.使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C.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D.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查看答案

史载:某日宋太祖与石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守信等问他原因,他说:“人熟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这反映当时

A.军事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B.大臣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C.节度使的权力比皇帝大             D.宋太祖未能掌握军队的控制权

 

查看答案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春米》拓本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工商食官下的手工业劳作

B.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

C.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场景

 

查看答案

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说念

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           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