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3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

1963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毛泽东提出这一外交政策的背景是

A.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B.美苏争霸态势趋于缓和

C.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           D.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63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两个中间地带”,即“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变化,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故C正确。中法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没有反映美苏争霸,故A排除。当时美苏争霸态势紧张,故B排除。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在70年代,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三个世界的划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8年1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的战略。国民党此举意在

A.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           B.塑造政府积极杭战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           D.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

 

查看答案

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让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该报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英国

A.在华享有某些特殊的权益          B.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

C.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          D.干涉还得到清廷的回报

 

查看答案

下面是1867—1879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币单位:千海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出口商品受世界市场影响

C.近代化努力的成效显著          D.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查看答案

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的官秩仅五品,权位远逊于六部尚书。明后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威柄之操,几于震主”。明代阁臣权力的变化

A.抑制了皇权的过度膨胀              B.使内阁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C.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D.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查看答案

史载:某日宋太祖与石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守信等问他原因,他说:“人熟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这反映当时

A.军事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B.大臣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C.节度使的权力比皇帝大             D.宋太祖未能掌握军队的控制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