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海洋来获得海外的原及市场的基地所以,一个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

——据马汉《海权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海权与世界强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1: 论题:荷兰海上霸权的确立。 阐述:新航路开辟后,荷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进人大发展时期。荷兰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12分) 示例2: 论题: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阐述: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12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海权与世界强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据材料“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的原料及市场的基地。……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例如,论题: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阐述: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英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形式。实际上早在唐宋即已有其雏形。唐朝科举考试所采用的“帖经”、“墨义”就是明朝八股文的萌芽形态到了南宋,程朱理学兴起,考试范围限制在朱熹集注的四书”之内。八股取士基本上适应的是自然经济为主的农耕社会的人才需求,要求“代圣贤立言”,并以宋代朱理学为依归。八股文之弊,清代君臣上下并非不知不晓,但在当时也的确拿不出更合适、更简便的考试方法来。……此外,严格的形式要求,也便于标准的执行。

——摘编自赵伯陶《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学及士人心态》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后,国势日衰,废除八股取士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当面向光绪皇帝指陈八股科举制度的危害,建议政府废除八股考试内容,加快新教育建设的步伐,宏开学校,教以科学,等到学校尽开,再逐步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梁启超提出“入小学者比诸生,入中学者比举人,入大学者比进士”,一切考试,均该试策论,考察时务以观其经世济世的能力。维新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的主张,拉开了清末教育制度改革的序幕,也知道了科举制度的最终灭亡。

——摘编自王会晓《浅谈维新派与顽固派关于废除八股取士的争论》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对待科举制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据统计,从1948年到1944年全世界先后出现过109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90年代的产物。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贸组织的成立           B.市场经济体制普遍认可

C.欧洲联盟的推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查看答案

1933年6月,国联在伦敦举行会议,试图通过多边合作稳定各国货币和国际汇率。罗斯福向会议致信,宣称“健全的国内经济体制是比其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兑换比值更为重要的因素”。罗斯福此举

A.有助于消除严重的经济危机           B.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

C.缓和了与会国的矛盾与分歧          D.加剧国际经济局势紧张

 

查看答案

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时期,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任何人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一次竞选进入下院成为议员。英国议会出台这一决议的目的是

A.置内阁于议会控制之下             B.结束国王专制权力

C.确保《权利法案》的实施           D.防止首相滥用职权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希腊哲学家和演说家构建的民主与法制理念在罗马能够被轻易接受。这反映了古希腊与古罗马

A.有相同的政治理念             B.两国国情基本相同

C.有类似的经济生活            D.都尊重公民的权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