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国内对罗斯福“新政”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

美国国内对罗斯福“新政”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是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C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种分析没有看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通过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合理成分,尽量缓解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带来的弊端。故选C项。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欧美国家在承接了古代希脂、罗马的公民民主与法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两大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其基本原则是(    )

A.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平等、天赋人权

C.民主、人民拥有普选权

D.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每万人所拥有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变化情况表(单位:个)。表格反映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    )

1952年

1957年

1962年

1965年

47.6

26.4

13.2

9.5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结束

B“左”倾错误主导经济建设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

D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停滞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中国近代前期先后出现的两种工厂组织结构简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近代工厂(    )

图一

../FC171-1-2-.TIF

图二

A.生产分工更加细密

B.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C.未能摆脱封建性质

D.管理体制趋于科学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对其危害,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最贴切的论题是(    )

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

B.浅议《南京条约》的严重危害

C.漫谈鸦片贸易的罪恶性

D.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初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