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修昔底徳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修昔底徳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朦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请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说明“修昔底德陷阱是否可以避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例证一: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可以避免。虽然“修昔底德陷阱”曾被世界近现代史反复验证,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世界历史上相继发生了英西海战、英荷战争、英法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深刻的历史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大国之间的核均势等因素使得当今世界更加包容,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互补性和依赖性,美、俄、欧盟、日本、中国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也对争霸战争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各种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多边外交机制的发展,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解决方案。如欧盟作为当今最大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不仅促进了成员国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也为大国间建立合作互信关系提供了借鉴。我们相信只要大国间增强政治互信,加强合作,完善协商与危机管控机制,就能形成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例证二: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难以完全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曾被世界近现代史反复验证,近代以来,英国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而成为海上殖民帝国,德国不满于老牌帝国的殖民霸权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30多年的冷战,这些都说明国家利益的冲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影响使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难以停止。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等因素也会减小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但大国强权政治、宗教冲突、领土争端、恐怖主义等因素导致局部战争不断,伊拉克战争、叙利亚危机和巴以冲突的背后都隐含着大国博弈的痕迹。因此,一旦某个大国为了争夺或维护世界霸权,很可能会成为战争的挑起者,“修昔底德陷阱”也就难以完全避免。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修昔底德陷阱”的认识与理解知识点,兼顾考查学生史学理论及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 本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本题属于观点评述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中的观点表明态度,此部分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即肯定(同意)还是否定(不同意),诸如,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可以避免。或者,我认为“修昔底德陷阱”难以完全避免等均可;第二,要结合相关史实对所持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史实可以围绕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展开;第三,要有总结性的、点评性的结论,以升华所持观点。 附评分标准:   论 证 一等 (10-12分) ①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 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 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5-9分) ① 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 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评论角度单一。 ③ 逻辑清晰,表述清楚 三等 (0-4分) ① 观点不明确,偏离主题 ②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评论角度不准确。 ③ 缺少论证,逻辑关系不清。 ④ 特别说明:如答“不能避免”但史实列举正确,最高只能得4分。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修昔底德·“修昔底德陷阱”;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概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争霸·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当今政治格局·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格局·经济全球化·概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18世纪启产蒙运动在欧洲展开的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迫求,下面是同一时代中西方的思想家们的著名观点。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黎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干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一一(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析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正在不断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淸代大兴文字狱”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概括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究内容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原因。

(4)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西方思想存在差异的表现。

 

查看答案

在美国会计学教授通过DMA鉴定被验明是成吉思汗子孙后,一些孔子准后人获得灵感,想借助染色体,证明自己体内流着孔夫子的血液。这种做法主要说明(   

A现代人有浓厚的历史名人崇拜情结

B现代社会宗族观念依然浓厚

C孔子后人对祖先的敬重

D现代科技为鉴定血缘关系提供依据

 

查看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棋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田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才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B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C全球范围内对市场经济的普遍认可

D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

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

 

查看答案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 “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的趋势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