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记述某城战役时写道:“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记述某城战役时写道:“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反映的战役(  

A属国共合作抗战,延缓了日军侵华步伐         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C消极的抗战导致战役的失败                   D发生于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发生于1937年8月的淞沪会战,官兵们顽强抵抗日军侵略,最终上海还是失守了,但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B项正确;A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的时间是1937年9月;C项“消极的抗战”说法不符合淞沪会战史实,排除;D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淞沪会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北京菜市口刑场被侵略军斩首的清政府高官有礼部尚书启秀和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启秀曾荐五台山僧人御敌,后被日军拘禁。朝廷下旨革职,但八国联军仍要求作为“祸乱罪魁”追究,次年被斩于菜市口,史称“主拳诸臣兵败被诛”。这反映出(   

A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B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清政府已失去对全国的控制            D英法联军对中国内政粗暴干涉

 

查看答案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分权制衡原则      ②“秦之定制”奠定了后世的基本政治格局

③作者认为后世官制没有创新                ④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西周历史时写道:“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下列对材料中“封建制度”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拓展了统治区域          D巩固了国家统一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世纪初,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张謇一生创办了 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许多学校与事业单位的兴办在当时都是全国第一,他为民族工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宝贵贡 献,被人们称为状元实业家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处不能忘记张謇。”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一一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张謇的主张及实践。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怎样理解张謇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各种银两、银元、铜吊和形形色色的纸币并行流通,严重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 1931年秋,物价开始下降,中国进入经济危机,1934年是中国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一年。面对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的局面,国民政府加快了币制改革的步伐。193345日,国民政府发布《废两改元》的训令,规定自46日起,所有款项之收付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19338月,美国又宣布白银国有政策,为提高白银储备,美国高价收购白银,中国白银大最外流,白银外流,造成通货紧缩,物价跌落,商业萧条,银行倒闭,人心浮动,为摆脱这一困境,1935 年11月起,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法币政策,实行白银国有,统一货币发行权并统一使用发行的中央、中国、交通等供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发行的纸币逐渐收回停止使用。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实行白银国有政策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意义。 (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