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

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表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            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

 

D 【解析】 试题分析: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而材料给的时间是1927年9月,此时革命统一战线已不复存在,故A项错误;秋收起义攻打长沙遇挫后,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但还没有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更没有解决革命的道路问题,故B项错误;1927年9月国共合作已经破裂,故C项错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从用国民党的旗帜(南昌起义)到逐渐打出了自己的旗帜(秋收起义),说明调整了革命的斗争策略,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的调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

A.废除专制制度的迫切愿望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有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查看答案

美国企业家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C.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他们的所有心事都集中在一个主要的目标上,就是要我们赶快撤离。”这反映清政府(    )

A.致力维护国家主权        B.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C.畏惧英国武力威胁        D.鄙视英夷不屑斡旋

 

查看答案

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      D.李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