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说有两种方式来推动中国近代化,一个是引入西方的先进思想,另一种是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缺陷。前一种代表人物是魏源、洪仁玕、梁启超和孙中山。后一种是是陈独秀。综合来看,符合题意的是D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说:“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以下属于梁启超所说的“教义之浸淫”的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群众丧失了斗争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为德国履行本条约之保障起见,凡坐落莱茵河以西之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期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这一条款应当出自(  

A.《布列斯特和约》

B.《凡尔赛和约》

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四国条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至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

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查看答案

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

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

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