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联国民经济》:“1949年,当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

《苏联国民经济》:“1949年,当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时,而全国人均不到一双皮鞋。”该描述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成为军事强国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人民抵制享乐          D.实现了工业化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由“而全国人均不到一双皮鞋”可知该描述所反映 的实质问题是斯大林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不是在强调苏联成为军事强国和实现了工业化,故 排除A、D;该描述所反映的问题是由于斯大林模式下经济的畸形发展造成的,并不是人民抵 制享乐,所以C 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轻重比例不协调,人民生 活水平低下,故选B。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弊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苏俄(联)的哪位领导人执政时期?(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查看答案

《世界近代史》:“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该描述可理解为(    )

A.形成了资本主义工厂制              B.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C.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D.引发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着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该描述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着重强调的是(    )

A.装备门槛提高          B.诞生许多科学家 

C.科技投入不足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查看答案

《资本的年代(1848~1875)》曾这样描述:“资本的年代是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属于其“胜利时代”的是(    )

A.光荣革命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珍妮纺丝机问世        D.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查看答案

马克思曾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表明(    )

A.蒸汽机改良成功,实现了工业革命

B.工业革命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

C.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

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