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自古以来,我国对市场的认识和运用经历了曲折起伏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

自古以来,我国对市场的认识和运用经历了曲折起伏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将马、牛、军需、铁器、铜钱、缎匹、细绢、丝绵,私出私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

——《大明律附例》

材料二: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政府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明朝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3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近代农业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变化的实质。(3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体制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4分)

 

(1)经济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负面影响:影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表现:农产品出口量逐年增长;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实质:中国经济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趋势: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原因:苏联模式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私出私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 而走泄事情者斩”可知明朝政府执行了“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该政策封闭了 中国对外的往来和贸易,影响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几乎增加了一倍。1847 年增至22000 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 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可知中国近代农产品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农 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变化意味着中国开始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实际上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可知,我国20 世纪50 年代经济体制发展的趋势是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和苏联模式的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及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农业的变化表现及实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经济发展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查看答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致力于全球性发展援助,为各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查看答案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查看答案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辟了欧洲到达亚洲的新航路,加强了欧亚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

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出利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提高了农业抗旱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