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右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 化的描述,该时期是( ) A.夏商...

右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    化的描述,该时期是(    )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中从“世袭”到“尚贤”,从“封建”到“郡县”可知贵族政治正逐步瓦解,郡县制正逐步取代分封制。根据所学可知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B符合题意。夏商为强调血缘关系的贵族政治,排除A;秦汉是已经完成国家统一和社会转型,排除C;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强调出身门第而不是尚贤,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变化反主要问题是(    )

A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B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C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太宗在位时,在门下省设置政事堂,命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于此联席议政会商,然后奏闻草诏,再交尚书省执行。但是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其政事堂合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武则天称帝以后,一共用了七十多员宰相,其流动率极快,任期长者为一两年,短者饵几个月甚至只有十余天,于是宰相人多力分,意见纠纷不决,任期短促而无所施为。一言以蔽之,三省职权的变革显然是武则天为加强皇权,使一切政令布施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她一人身上的手法。——摘编自李志贤《武则天的“改制”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时期三省的施政特点。

(2)武则天时期三省制度有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法国历史学派非常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价值观)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价值观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制度,保罗·戴维称之为“历史载体”,经济史学家戴维将“契约和组织”归为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价值观念(制度、契约和组织)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此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如《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商标注册暂拟章程》规定“如有侵害商标专用权者,准商标主控告,查明责令赔偿”。《破产律》注意维护债主的利益。《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荜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改良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事务。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

——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颁行的背景及政治影响。

(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初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区别及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