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

时间

人口

人均土地/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表格反映的信息是人口越来越多,而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提高粮食产量,B正确。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C料无关,D材料没体现,均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农业·精耕细作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①地域差异角度:南稻北粟格局。②农业结构角度: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生产模式角度: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与完善。④经营方式角度: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⑤经济重心角度: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到补性。⑥生产力角度: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设施不断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查看答案

《晋书•王询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自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这主要表明(    )

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

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C.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

 

查看答案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查看答案

右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    化的描述,该时期是(    )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查看答案

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变化反主要问题是(    )

A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       B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C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