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不少学者指出“封建专制”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在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不少学者指出“封建专制”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在马、恩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何怀宏也指出,“封建专制” “从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封建’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权力分散。因而,如果是‘封建’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一人‘专制’”。

——摘自黄敏兰: 《从四种“封建”概念的演变看三种“封建社会”的形成》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评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封建专制”一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概念清晰,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概念较清晰,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概念混乱,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提供一种答案) 我同意“封建”与“专制”两个概念是不相兼容的观点。 第一,“封建”的本义是分封,即统治权的分散,“专制”的本义是权力高度集中,一人独断。 第二,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的职位是世袭的,在自己的领地内完全独立自主。贵族享有的种种世袭特权,周王不能随意取消。这也是数百年后周朝统治瓦解的重要原因。第三,秦至清,皇帝一人大权独揽,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皇帝(或朝庭、中央)任命的职业官僚取代了以前的世袭官僚,中央牢牢控制各部门和地方。为维系专制统治,中央政府不断分散和削弱地方权力,使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周朝时周天子与地主诸侯王的关系。(3分) 所以,“封建专制”这一词是荒谬的。 家利益是冲突的主要因素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本题的题型特点:试题提供一段或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观点并加以评价、然后论证。论证的最大特点就是“论”,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史实 的透彻分析,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作答时要开门见山的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的史实进行论证,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专制 【名师点睛】解题技巧:注意三步骤 第一,先判断,即明确材料中的观点对或者错,再表明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赞同。第二,说明论证的依据。如果同意材料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直接论证;如不同 意材料观点,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注意史论 结合:在论证的过程中一是要依据所学知识;二是要注意材料信息的利用;三是要揭示事物 本质。第三,你对持有该观点的人有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根源,一般从时 代和阶级的局限、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自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三: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廷顿的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以一览无遗: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摘编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17年苏联是如何踏进历史的主流的?根据材料一的理解,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严禁照抄材料)

(3)关于冷战后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材料三中有哪几种观点?作者认为亨廷顿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试以史实论证作者观点。

 

查看答案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               B.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

C.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             D.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

 

查看答案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查看答案

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查看答案

“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

A.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B.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C.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            D.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