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主要法律法规(节选)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主要法律法规(节选)

新中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2年宪法颁布

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人民法院组织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国籍法;1982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四大前

修改1982年宪法;加入《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的决定,涉外经济合同法等;民事诉讼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诉讼法……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前

1982年宪法第二次重要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票据法、广告法、拍卖法等;对外贸易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召开前

第三次修宪;证券法、信托法;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可以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种趋势。依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

 

答案示例:例1:趋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再到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的颁布,新中国通过不断立法健全各级民主制度。 原因:国家性质;吸取“文革”的教训;经济发展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的民主诉求增强(或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世界民主化潮流等。 例2: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并日益完善。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日渐增多。(或答出以下趋势,并有简单说明,也可给3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健全法制,向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转变;越来越重视科教兴国等。 原因参考:新中国成立,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吸取“文革”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外交重大突破,国际环境改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化潮流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准确理解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首先对设问进行准确归纳,即准确提炼设问中的主要信息,也就是“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形成的历史原因”,一是要回答出趋势,二是要对此趋势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其次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如可以归纳出的趋势有: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并日益完善,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自己提出的某一个趋势进行分析归纳。解题时需要注意的是:一要观点准确,二要分析理解到位,做到史实的选取准确科学等。 【名师点晴】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民主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这样做的代价

是,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造船的成本低。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到17 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的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 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 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式成立。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它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 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 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 年12 月1 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三  1815 年,英国人艰难地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这时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亚当•斯密的思想对英国的贡献。……对于这一轮的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是最好的注脚:当拿破仑的军队与英军作战时,身上穿的军服,都是来自英帝国——这个被拿破仑嘲笑为“小店主”国家的棉纺织品。……利用自身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即取消他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他国取消英货入口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1849 年,贸易垄断的标志、实施了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被废除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英国》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荷兰在商业活动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目的并指出这一条例颁布对英国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体现的经济思想并分析它后来被废除的原因。

 

查看答案

“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

A.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       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C.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查看答案

“新英格兰的其他殖民地都是在没有得到母国的援助和几乎没有让母国知道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那里的移民虽然并不否认宗主国的无上权威,但他们并没有去宗主国寻找权力的根源,而是自己建立政权,只是三四十年代之后,在查理二世在位时期,这些殖民地的存在才根据皇家的特许状而合法化了。”材料旨在说明(   )

A.法国启蒙思想对北美洲的影响         B.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特点

C.美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历史渊源         D.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

 

查看答案

具有近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滥觞于17 世纪的欧洲,是国与国之间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1860 年英法通商条约的签订,使现代意义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真正诞生,类似条约在欧洲各国流行,全球贸易额由此大幅上升。以下属于现代意义的“最惠国待遇”诞生的主要原因的是(     )

A.工业革命在欧美的逐渐扩展

B.提倡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查看答案

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年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