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5年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

1935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材料表明(    )

A.国民政府大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B.国民政府做好了发展西部的规划

C.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意图    D.抗日战争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抗战,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时间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蒋介石认识到外患会加剧但“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可知当时要以四川为根据地,已有持久抗战的准备,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不符合题意,B项蒋介石是为抗战做准备,而不是为了发展西部,D项与史实严重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实则考查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抗战这一知识点。属于备考重点之一。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审题是一个关键,注意读懂题干的含义。30年代前期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成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都付出了行动,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国家一定不会灭亡”和时间,对选项进行排除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

A.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B.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

A.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查看答案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    )

A.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    B.推倒了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

C.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1870年以后,日本已经开始在全国实现工业化,但在中国,工业化仅仅是在有数的几个城市中得以实现。”与日本相比,中国工业化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

A.遭受外来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B.民族企业先天不足难以自立

C.缺乏中央政府的领导与推进    D.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强力抵制

 

查看答案

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C.近代中国交通呈半殖民地色彩        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