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

——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  18世纪的英国,市场机制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出现了“斯密派”和“马克思派”。“斯密派”和“马克思派”都承认18世纪的英国已经出现市场经济,商品价格最终由供需决定。其分歧在于,市场竞争在多大程度上是完美的,该在何种程度上实行自由的市场竞争以及随之产生的影响。“斯密派”认为“看不见的手”占绝对优势。在他们看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应当归因于早在18世纪英国经济就实现完全的自由竞争,与之相伴的还有稳步扩展的市场,以及其所提供的创新和增长的广阔平台。“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以众多英国人变为完全依赖工资的劳动力这一事实为例,他们认为没有政府的合谋协助是不可想象的。

——[]皮尔·弗里斯《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

材料三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

——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难以启动”的原因和结果

(2)依据材料一、二,对于英国在工业化上“高歌猛进”的缘由,你赞成哪一派别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分析1978年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有利形势?

 

(1)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 结果: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2)观点:同意“斯密派”。市场机制在英国的工业化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史实:圈地运动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市场等;扩大了海外市场; 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积累了原始资本,手工工场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世界殖民霸权的确立等。 观点:同意“马克思派”。英国工业化的推动政府的领导、保护和支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史实:政府颁布圈地法令,扩大国内市场;鼓励海外贸易,颁布《航海条例》;发动殖民战争,拓展海外市场;进行议会改革,加强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等。(答出一种观点即可) 另:将两种观点综合评述也可,史实可参考前两种观点的答案。 (3)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的深入,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 由点到线到面的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等 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要注意审题,结合明清时代背景,和材料中“西方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中国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即可;第二小问要注意辨证的分析其影响,即一方面导致被动挨打,另一方面也被动走上近代化进程。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摆明自己的观点。若赞成斯密斯派,从““斯密派”认为“看不见的手”占绝对优势。在他们看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应当归因于早在18世纪英国经济就实现完全的自由竞争,与之相伴的还有稳步扩展的市场,以及其所提供的创新和增长的广阔平台。”可以看出此派的观点是市场机制在英国的工业化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史实结合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圈地运动、奴隶贸易和殖民扩张、手工工场等方面阐述;如赞成马克思派,从“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以众多英国人变为完全依赖工资的劳动力这一事实为例,他们认为没有政府的合谋协助是不可想象的。”可以看出此派的观点是英国工业化的推动政府的领导、保护和支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结合所学从政府颁布的圈地法令、《航海条例》和议会改革等角度进行阐述。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角度和国际环境中的政治、经济和科技三个角度回答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有利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影响 【名师点睛】材料解析题解题的一般性原则: 要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意,把握材料整体要求。正确解题分四步: 第一步,先看该题设问,明白该题提问的角度、内容和解答要求。这样做的作用是使考生对题目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去阅读,减少盲目性,加强针对性,提高解题效率。第二步,读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历史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对材料出处、按语、说明等情况绝不能遗漏,以便从中发现蛛丝马迹。对与设问有关的材料,找出关键字词句,最大限度的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必要时对有关材料进行重点阅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确定材料中与设问有关的基本史实、基本观点。第三步,回归教材,分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一般来说,许多材料高于教材,但其承载的信息总是显性或隐性的地表现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这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第四步,提炼答案。材料解析题答案有个基本原则,即论从材料中出。答案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分析后得出的,有些题目还需结合所学知识或个人的认识去解答,这类题目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根据材料提供的中心课题,结合时政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与材料中心话题相联系的结论。在作答时,考生还需注意概念正确,史论结合。另外:对图表型材料解析题,要对材料中图表数据进行分析,要分析图表数据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空间、性质,根据涉及的时间、国家和地区和性质,折射教材内容,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在杜鲁门政府的主持下,对全社会中各个领域、各种力量和资源实施全面深入地动员和统筹,开始确立一整套协调国内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以及意识形态和知识资源的体制。材料反映出(    )

A.战后美国总统行政权力加强          B.“冷战”使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确立

C.美国希望全国人民对抗苏联          D.二战后美国积极推行冷战政策

 

查看答案

1799年,在“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工厂中,70%的工人在18岁以下,其中绝大多数是13岁以下的儿童,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现象。按照保守估计,当时的英国工厂,特别是纺织厂中,50%以上的工人都是儿童。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工厂主追逐利润最大化             B.新兴行业存在“用工荒”

C.工业革命导致社会对立             D.童工成为工业化的主力

 

查看答案

约翰·罗伯茨说:美国的三个中心之中,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与国会大厦、白宫内有些不同。有些事对我们政体运行来说,非常重要。这个地方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 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B. 协调内阁各部门工作

C. 监督国会行使权力

D. 制定和通过各种法律

 

查看答案

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是(    )

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查看答案

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这一观点从整体上认为哥伦布(    )

A.发现新大陆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新时代    B.环球航行使人类历史具有了全球性规模

C.发现新大陆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    D.为西班牙对拉美展开殖民掠夺奠定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